2024年04月03日,务实笃行求突破,聚力攻坚促提升——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科组长工作例会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为扎实开展新学期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方面的引领作用,4月3日,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科组长工作例会。副

2024年03月30日,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分享会,共筑青春期学生成长桥梁

家庭教育为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薰衣草”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我校家长学校相关工作,3月30日下午,我校开展首届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分享会。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的重要作用,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2024年03月26日,直赴黄龙府,天骄识凤麟 ——四平一中教师赴农安参加东北好教育联盟勇创佳绩

物华三月,万物峥嵘,东北三省“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在农安实验中学举办,会议日程为期两天半,与会专家,选手,观摩教师共计二百多人,来自东北三省数十所高中的比赛教师同场竞技,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四平市第

2024年03月25日,赋能青年教师,实现快速成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新入职教师汇报课

竹有千节,起于幼苗;沧海吞吐,基于小流。为进一步提高新入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的基本功,积极探索新教学方法,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在3月22日和25日举行了新入职教师汇报课活动。化学

2024年03月22日,聚力同行科学备考,研思共进提质增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开展2024年高考复习备考主题教研活动

严寒褪去冬归尽,万物萌芽喜迎春。为深入探讨2024年高考考查方向,明确复习备考策略,创新教研理念,优化教研方式,强化教师队伍,3月11日至3月22日,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九大学科教研组分别开展2024年

2024年03月12日,党建引领激活力 检校共建谱新篇——四平市平东地区人民检察院领导到我校交流指导党建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检校共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职责,3月12日上午,四平市平东地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崔立捷,副检察长、兼合式党支部书记雷占海来到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交流指导党建工作。我

2024年03月11日,落实“薰衣草”行动计划,护航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为贯彻落实全市中小学“薰衣草”行动计划,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工作,3月11日下午,我校报告厅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课。本节课在我校心理健康教师史云淼的讲解下,以微博热搜的形式,从学生寒

2024年03月11日,一笔一画显匠心,巧思妙笔展风采——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行第33届青年教师板书板画比赛

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提供展示的平台,为学校的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于3月11日下午在毓德楼二楼东多功能教室(三)举行了第33届青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追忆 > 往事并不如烟(1960届居洪业)

往事并不如烟(1960届居洪业)

2009年12月21日 13:29:32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3804

往事并不如烟--母校回忆(1954—1960)片段

在我跨入老龄时,阔别已久的母校发来邀约,要我写些“回忆”。这勾起了我无限的情思,心似潮涌,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我13岁考入辽西省四平中学(今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19岁考上大学,离开吉林省四平高级中学,经历了不平常的六个年头。初中阶段是温馨平静的,高中阶段政治潮汐激荡起伏。校园的生活历历在目,老师的关爱与教诲,同学间纯洁的情谊,令人思念和回忆。恍如一幕幕电影在眼前掠过,又恍似白云袅袅舒卷于蓝蓝的天际,散逸凝聚。台灯温柔的光线幽渺地照着。忆及旧事,手起笔落间,似有无限的眷念和些许怅然,和窗外的夜色一样,挥之不去,往事并不如烟。

1080位同学入学

1954年,是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的第二年,国家近七百个建设项目陆续铺开,经济实力逐渐提高。国家需要大量的人才,对教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当时,四平中学是辽西省北部的重点学校(原为辽北中学,校长是项明),校长是姚吾越先生。不但要招收四平市的学生,还要招收附近地区的学生。1954年夏应考的小学生有3000多人,四平市只有一所中学,是四平市的“最高学府”。四平的教育部门尽最大努力,在四平中学北边大操场的西面增建了五间新教室,一字排开,红墙红瓦。另在校区的对面市立医院的西侧,改造了三间仓库,两间用做教室,一间为音乐教室。当年共招收18个班,共计1080名学生升入中学学习。一至十一班利用原有教室,十二至十六班在新建教室,十七至十八班利用仓库改建的教室上课。

九月,一千多名新生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了四平的“最高学府”。学校是我们心中的圣殿,庄严、肃穆,校门两侧的杏树,伸展着浓密的叶子,红色的教室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之中。绿茵茵的花坛显得那么典雅秀气。“ㄈ”字型教室区,中间是小操场,用于集会和做早操。教室区的北面是宽阔的大操场,中间有足球场,任你自由的奔跑和运动。

这就是我们向往已久的中学。

第一位中学老师

入学时,我被分配到初一年级13班,班主任是一位20多岁的男老师—韩贵兴老师。身材中等,说话时带有浓重的喉音,眼神亲切。走路时,习惯地将两手背在后面。他教我们算术。讲课时,拿粉笔的右手常常反复着由上至下的动作,似乎是为了强调他讲课的要点。记得,开第一次班干部会时,我问韩老师,为什么上初中了,还要重新学算术科呢?韩老师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们这批学生人数较多,原来的基础参差不齐,只念了五年多书。有的学生上学晚,只念了三、四年书,中学不同于小学,必须打好基础啊。”他用手指了指新建的教室,“像我们这间教室,如果基础不夯实,墙就歪斜,房子会倒塌。中学所学的内容多了,难度大了,综合性和系统性强了,不但要求记忆,更重要的是提高理解,提高学习能力。其实,基础不但是指所学书本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你们要有好的人品、意志力、能力,好的体格。一定要打好这些基础。现在也许你们不太理解,将来你们会懂的。”

韩老师的话,当时虽然不太懂,50年后回忆起这些话,真是金玉良言,意义深远,更增加几分肃然和敬意。

中学阶段是人才成长打基础的黄金阶段。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打不好,很难适应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对基础的理解,中学生常常有些误区,以为只要把书本学好了,就算打好基础,其实这太狭隘了。我以为,所谓基础应该是正确的思想体系,良好的道德(美学)观念,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健康的体魄,构成了成才的基础,也是我们中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中学阶段要夯实基础,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全面能力的培养。重要的不是学会多少知识,而是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要点金的指头,而不是只要几块金子”。当下,心理素质的提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显得更重要。实际工作中,人的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我升到初二年级之后,再没有见过韩老师,听说他调走了。但他的嘱咐,他亲切的话语,他把双手插在袖筒中,背手走路的身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

护校队生活

1955年夏,我获得了“最优秀学生”的荣誉,结束了初一年级的学业。暑假开始,经学生会干部王治安同学推荐,我参加了暑假护校队(学生放假学校需要保卫工作)。在团委领导下,我们组成学生自治的护校队。除了学生干部和无家可归的学生外,一般学生参加不了。我能参加护校队感到很“荣耀”。护校队的政委是慕升业(校团委书记),队长是巴德年(学生会主席)、副队长是赵海香、梁金山(高年级生),护校队50余人,按军事化组建,分为四个班,是一个加强排的建制。我被任命为宣传委员,负责护校队的宣传和政治学习。护校工作,由学生自己管理。上午学习、操练,下午文体活动。24小时巡逻站岗值班。工作管理井井有条风纪严明。一次,去道里市委礼堂听报告,五十人的队伍,走在中央大道上,步伐整齐歌声嘹亮,刷刷的脚步声,使路人投以赞美的目光,我们也感到很自豪。夜里,经常进行演习,在2分钟内穿好衣服,手执1。4米长的园棒,集合到指定地点,执行巡逻搜索任务。夜里轮流站岗放哨,有时派我为固定哨,在校园的主楼的西南角站岗。开始,我很害怕。校园西南有一片菜地,空旷阴森。夏夜野虫齐鸣、野猫嚎叫,何况菜地里还有几座废弃的坟地。我硬着头皮,战战兢兢地硬挺在哨位上。久了,我也不再怕了。除了紧张的军事训练,还要政治学习,排练文娱节目。我是校合唱团男生部队员,积极参加节目排练。正是在护校队的集体生活中,我结识了一些高年级同学,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而且我参与了护校的管理工作,从中体会班集体生活的乐趣。由于我学习优秀,工作负责,在护校队表现突出,所以护校队团支部同意我加入共青团。暑假后,我被选为校团委委员,并任学生会学习部长。

顺便介绍一下巴德年同学,他是学生会主席,学习优秀,有组织能力。1956年时,他没上高中,直接由初中报考了大学二类,被哈尔滨医科大学录取。大学毕业成为医学专家,医科大学领导,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他是我们这一代的佼佼者。

五十年后回望,当下有很多学生,只是死扣书本,不愿意参加课外活动和承担社会工作,忽视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自己自立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认为课外活动和社会工作浪费时间,这是个误区。我以为基础不宽厚、知识结构有缺欠、知识面窄,不参加课外活动,会形成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多年的工作,我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往往是在校学习优秀,又是学生干部或承担较多社会责任的学生,在工作中进步更快,成才更快;而死读书不愿参加社会工作的尖子学生成才较慢。

注重学习方法终生受益

1956年初,周恩来总理作了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毛主席号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迅速赶上世界先进科学水平,全国出现“向科学进军”的新形势。知识分子的心情舒畅起来,老师们的积极性也充分调动起来,工作热情极高,全部努力抓教学,研讨教学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初中阶段是我求知的最好时期,至今令人怀念。

我在初二四班,班主任是郭翔老师,他教自然地理。四十来岁,头发有些花白。他很注重培养我们的学习方法。他说,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会学”了。没有老师,你们照样可以独立去获取知识。人一生的知识和能力大部分是靠自学获得的。必须学会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我们班五十多个同学,使用同样的课本,是同一个老师教,为什么学习有很大差异呢,主要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同,像订计划、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课外活动、读书、记笔记等都是讲究方法的。郭老师要求我们对自然地理课的学习要做到三点:一是课前预习,变被动为主动、思路超前;二是以地图为本,形象思维,靠图理解记忆;三是专注听讲,抓思路、抓要点、抓难点,及时记忆反思。结果,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代数老师马恩波,板书工整、态度严肃。他很注重培养我们的逻辑推理能力。他要求我们思考一定要跟上他的思路历程,掌握思路线索,讲究思考的程序。同时他也善用形象思维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如两数和的平方公式,他将一个大正方形,用两条直线分成两个不等的正方形和两个相等的长方形,使我形象地记住了这个公式,终生不忘。

历史老师费复隆,他教世界历史,他是当时的优秀教师。他教的课能使学生当堂消化并当堂记住,一般不需要课后复习。每节课的课时安排独特:三段式、十分钟复习、二十五分钟讲新课、十分钟重复新课。费老师特别重视及时重复的记忆作用,趁热打铁加深记忆,效果甚佳。他虽然有些“口吃”,但讲起历史像讲评书一样,神采飞扬,眉毛一动一动的。

语文老师吴守成,浙江人。教我们如何读书、如何选书。读书要有重点、要有系统、要有计划,区分精读和略读,拓展知识领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记得当时他推荐的两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读后受益匪浅。渐渐地使我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忆及这些,无非想告诉后来者,一定要重视学习方法。方法是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如爱因斯坦用一个公式总结的那样,成功等于勤奋加方法加实干(不空谈)。

姚校长的教诲:珍惜时间,用好时间

56年深秋,在毕业班的集会上,姚吾越校长严肃地批评我们,太不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时间就是生命,你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快成才。千万不要浪费时间”。这番话深深铭记在我心中,激励我前进,鞭策我以更快速度前行。

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一个重要问题,甚至是一个道德问题。“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均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弹指一挥间,一去十几年。分分秒秒、月月年年,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

目前,有些青年学生不珍惜时间。有些人,表面看来时间抓得很紧,实际上不会运筹时间,没能有效地利用时间。我们已进入暮年,回首,深感时间的可贵,想要学的东西很多,没时间学了;想要办的事很多,没时间办了,空悲切。学生时代,精力、体力、脑机能都是很旺盛的,是最宝贵的时期,要珍惜时间,学会运筹时间。要有时间安排计划,知道在恰当的时间干关键的事,用精力最好的时间干重要的事。要经常检查时间的利用情况,重新调整安排。抓紧时间并不是要你死拼时间,不运动少睡眠,而是要你科学地安排利用时间,有劳有逸,有张有弛,既有休息又有娱乐。

当你拥有时感到很平常,一旦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记住老校长的话,珍惜时间,用好时间。

四平高级中学 我向往的学校

1955年,差不多用相同的图纸,四平先后建成两所中学。一所在道里,现在四平电视台附近,称为四平二中。按地域划分,家住道里的54年入学的学生,从四平中学转到二中上学。另一所是四平高级中学,学校位于四平市最东端中央路南侧。学校对面是当时的四平地委行署。学校教学楼成“ㄇ”形,三层红楼。一楼的东端是体操房,二楼东端是图书馆。教学楼的西面是学生食堂兼礼堂,学生集会都在这里举行。教学楼的南面是宽阔的操场,有标准的足球场和四百米的跑道。在校区的西南角,与教学楼成垂直排布的二层红楼是学生宿舍,宿舍的北端开有端门。教学楼前面临街的两侧栽一排柳树。教学楼前面有一个圆形小花坛,上面栽满了菊花。

1957年秋,因为我在初中每年都是最优秀学生,直接被保送升入高中,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踏入四平高中的大门。当时能到四平高中读书是很不容易的,只有1/3初中生考入高中。我分在高一六班,班主任是辛学舜老师,教我们代数。辛老师戴一付棕色眼镜,很有风度,讲话清晰。听说,辛老师是高材生,高中一毕业就留校任教,第一次见面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是保送生,在初中又是团干部,所以,一进高中,就被派到校学生会工作,又担任团委宣传委员。当时学生会主席是高三年级的高占清;团委书记是景久增老师,在高中期间,我一直在景老师手下工作。

1957年上半年,毛主席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经过前几年的努力,完成了三大改造,中共八大胜利召开,明确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需要与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进入高中时,全党整风已经开始,反右斗争也将要全面展开,急风暴雨将要来临。

生物课上的感动

“请把生物课本摆到桌面上”。刚走进教室的生物老师,大声地对我们“命令”道。生物老师姓郝,浙江金华人,浓重的越语,我们听起来挺费劲。当时,我们对生物课不太重视,常常上课不带课本。今天突然检查,弄得我们很狼狈。恰恰我忘记了带课本,拿不出书来,桌面是空的。我看看其他同学,差不多都有书摆在桌面上,心里想:“这回倒霉,偏偏被我碰上了,老师一定要狠狠地批评我。”我低着头。郝老师把我叫起来,出乎意料的,他没对我发火,温和地说:“忘记带书了,下次别再忘记了,坐下吧”,随即他转过胖胖的身体脸朝着大家,“我还要表扬他”,稍微停顿一下,“因为他诚实,也许他可以用别的书摆在桌面上应付一下,但他没这样做。可能有的同学就是这样做的,觉得很聪明,但你却失去了宝贵的东西—诚实。同学们,人品如金哪!念高中了,你们一定要打好道德基础,这是你们终生受用不尽的宝贵财富”。听了老师的话心里暖暖的、热乎乎的,几乎泪水就要渗出来,郝延鹏老师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与鼓励,使你在不经意间受到深刻教育,我心里非常感动。

现在回想起来,进行思想品德培养对中学生来说太重要了。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世界观、学习知识、发育身体的重要时期。学生大脑发育完成,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思维能力大大加强,是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学生上进心强精力充沛,特别要重视德育的培养。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将来成才打好基础。现在有些学生(包括家长)只注重智力发展,不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忽视情商的教育和发展。这样的学生今后很难适应社会,往往会处处碰壁。

想到我还能忆起的老师,觉得他们都是很有学问的人,都是教育专家,我心目中的圣人。真像看电影一样,随着思绪的飘移,每个老师的慈祥面容、神态形象在我面前一一定格:李审用、曹炳寰、李文、徐洪业、胡立德、李红、杨信、李襄、王恩余、赵治义、任殿升、呼贵荣、杨树标、左希贤、辛学舜、马竞光、李庭洁、宋怡、魏震宇、于永俊、田丁、张福……姚吾越校长,我非常想念你们。
急风暴雨的反右斗争

升入高中,平静的学习生活仅仅维持了一个月。1957年10月四平市开始了整风反右派斗争,每天上午上课,下午整风反右。开始动员师生给党提意见。教师学生动员起来,通过大鸣、大放、大字报的形式广开言路。教学楼前厅、各层楼的走廊里贴满了大字报,还专门召开座谈会。老师、学生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提出了很多意见。涉及合作化问题、农民生活问题、统购统销问题、教育问题、外交政策问题、学校办学的具体问题等等,老师、学生中,一部分人政治热情很高但很幼稚,政治敏感性不强。四平反右斗争比北京和其他地区晚了近三个月,北京已点名章伯钧、章乃器、储安平、罗隆基、钱伟长;学生中谭天荣、林希翎也被点名,形势发展趋势已很明朗。当时的策略是“引蛇出洞”“诱敌深入、聚而歼之”最后抓出右派。一场群众性急风暴雨式反右派斗争在我校全面展开。学生中顶风上发言最多的是学生会主席高占清,后来组织对他反复进行严厉批评,大会批、小会批、用大字报批,其实当时主要说农民生活苦,没想到遭到那样严厉的批评,严酷批判的情景历历在目。还有十多位同学受到不同程度的批判。在老师中批判的重点是呼贵荣老师,多次检查都不能过关,必须上升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高度才行。眼见他人形消瘦,脸上透出无助无奈的表情,令人怜悯和同情。错划右派,虽被纠正,但长期经受的折磨,给个人家庭造成悲剧,对国家也是个损失。其实,受到伤害何止他一人,每位老师的心里都蒙上一层浓重忧郁的阴影,心灵同样受到伤害。师生都卷入运动中,心情忧郁,教学实际不能正常进行,本学期课程没讲完,也没进行期末考试。

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使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受到挫折。可怕的是毛主席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认为阶级斗争是主要矛盾。使党后来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一次又一次犯扩大化和无中生有的错误。更严重的问题还在后头,以至酿成灾难性的“十年浩劫”。

机场劳动 锻炼身心

1958年初,老师们反右斗争还在进行。全校同学除毕业班,响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改造思想的号召到四平机场劳动三个月。高一年级的任务是修军用机场的排水工程。女生班负责制作机场直径1米多的水泥排水管,从搅拌混凝土,管子浇铸成型,到水泥管浇水养生,按设计图纸和施工程序做出合格的排水管。男生班负责挖深达3—4米的管沟,按省施工图的尺寸要求,线路、坡度铺设排水管道。劳动强度很大,挖土、推独轮车运土、测量、下管、安装定位,什么活都干,工作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同学们风华正茂,十七八岁,浑身是劲,精力充沛,劳动热情极高,不怕累不怕脏,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开始时是感觉腰酸背痛,抬不起胳膊,干长了,也不感到累了,也不用念书了,心情非常愉快。脸晒得黑黑的,干风吹打,嘴唇干裂。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战天斗地、干劲冲天,一派生龙活虎的局面。

晚上,我们住在飞机坪里面,屋盖是铁皮瓦。在坪里面,用檀木搭起悬空层,上面铺上干草,我们就睡在上面。通过木梯上下,相当住进了楼房。悬空层下面堆放施工物品作为仓库使用。劳动之余,同学们一起唱歌,有时也举行舞会和文艺演出。当时,我在团委宣传部工作。因为不上课,校文工团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排练节目。我校的文工团在市内很有名气,经常到各工地演出。节日去北山慰问解放军,北山当时驻有坦克装甲部队。文工团组织完善,团长是常寿山,我是团长之一,作为学校的对外发言人,文工团包括铜管音队、民乐队、舞蹈队和歌唱队。节目质量挺高,民乐合奏《喜洋洋》、董竟水的笛子独奏、吴慧茹的对唱、舞蹈队的伞舞都是优秀的保留节目 ,当时宣传好形势,鼓舞士气,在宣传鼓动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团长常寿山考上了中国戏曲学院。文工团培养了一些人才,后来都在文艺战线上工作。劳动中,同学们生活过得很愉快。机场劳动完全由学生管理 ,劳动组织有序,工作质量也很好,赢得机场领导的好评,得到解放军的赞扬。

三个多月的劳动,虽然不上课,没学书本知识,但却锻炼了我们的思想和心理,意志力也受到了磨砺,增强了信心、树立克服困难、 互相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集体中互相关心,在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在劳动中培养了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这对我们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次难忘的劳动。

少量留在学校的同学,在马竟光和李庭洁老师的指导下,办起了硫酸亚铁厂,生产出挺好的产品。在勤工俭学劳动的征文活动中,我以机场劳动和硫酸亚铁的生产为背景材料 ,写了一篇征文,获得最高奖,所以,至今印象深刻。

大炼钢铁 磨练意志

1958年,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把反冒进当作右派言论,更加助长了极“左”的冒进倾向,头脑更加发热,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大跃进运动”开始了,赶超英国、钢铁翻番。全国形成全民大炼钢铁公社化的高潮,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的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的泛滥起来。各地掀起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万人上山砍树挖煤找铁矿建小土高炉,小土焦炉。这种形式下,谁敢说不。学校在大操场的东北角垒起了一座土高炉、在操场的南侧堆起十多个土焦窑。入夜,操场上炉火一片、人流奔忙、烟气弥漫。马竟光老师指挥学生,往高炉分层地加矿石焦碳和废铁,点火熔炼,鼓风机轰轰地鸣叫。眼睛都熬红了,连续夜战不下火线。

炼焦需要煤,我们二、六班负责到四平南桥洞货场去运煤,那时,没有汽车,便从同学家里借来马车,全班同学齐上阵,象马一样,用粗绳拉车。从南桥洞货场到学校距离很远,拉着满满的一车煤,在夜里看不清路,高唱着劳动号子,奋力弓身拉车。同学们情绪高昂,歌声震天。眼看就要实现共产主义了, 心里充满美好的憧憬。一夜要拉两三次煤,几夜都不睡觉,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都焦急的盼着,尽快把铁炼出来,苦战了几个月,铁竟没有炼出来。到59年炼铁的热潮有了收敛。在操场上空留着废弃的土高炉和土焦窑,在瑟瑟的寒风中伫立着。

除了大炼钢铁,我们还去山门修水库,大搞水利建设,还到附近农村公社搞深翻地进行农田改造。我们的高一、高二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大跃进”、“大炼钢铁”的劳动中度过的。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思想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对党当时执行的路线也有了深刻的认识,提高了政治判断力,对我们整个人生都是有益的。

恢复教学秩序抓紧补课

1959年,从省里调来的校长王一甫,在教育领域“左”的倾向有所收敛的情况下,努力恢复教学秩序,重新组织教学,力图把耽误的学习时间抢回来。老师们听说要恢复教学秩序,个个摩拳擦掌,将储存的能力全部释放出来,研究教材,重新编写教案,突出重点,改进教育方法。学生们也铆足了劲,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做最后的冲刺,迎接高考。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加强课外补习和个别辅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校园里形成了令人难忘的学习热潮。营造出浓浓的学习氛围。高考,我校物理名列全省第一,化学、数学、语文也名列全省的前几名。四平高中成了全省的知名学校,不断有外宾来学校学习参观考察。

时间紧迫,必须从学习方法中找时间,各位老师,在加强教学的同时,特别注意对我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迎考方法的指导)
一次,宋怡老师(教物理)在操场边走过,我们正在军训,练习扔手榴弹。宋老师问:“怎么才能把手榴弹扔得远?”一同学回答:“劲大就行”。宋老师笑着说:“这里有学问”。随即就蹲在地上用树枝写出公式,距离和初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和2倍投射角的正切成正比。投射角为45°是正切值最大,所以,你们扔手榴弹时,尽量用力使初速度增加,还要使抛出去的角度大概在45°,这样,才能扔得更远,他回过头来又嘱咐我们,你们在思考问题时,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联系起来,把物理与三角、代数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高思维能力,多动动脑筋。

当时,我们对俄语不大重视,但又是高考必考的一科。因为时间少我们掌握的词汇量不多,王恩余老师心里很着急,外语词汇是基础,必须使学生多记单词、记牢单词。他想出了卡片法,推荐给我们,每个卡片2公分宽,8公分长,俄语写在正面,背面写中文。按词类或词意分类,5-10个词一组,反复记忆。一叠卡片的端头用橡皮筋扎紧,平时放在口袋,有空儿时拿出来翻翻,就把单词记住了,灵活变通、随意组合,此法对我们挺适用。以后工作了,我学英语,主要用卡片法记忆单词,前些年,我学电脑五笔字型输入法,也是采用卡片法,我真得感谢王恩余老师,此法我用了一生,王老师还组织我们俄语朗诵比赛,增加我们的学外语的兴趣。至今,我们能用俄语背诵《我们的祖国》(Haula Poguha)。现在的学生很重视外语了,这点很对的,我在国外工作时,深深地感到外语的重要性,为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很好地进行国际交流,促进改革开放,必须把外语学好。

毕业前,左希贤老师领毕业班学生复习代数,课间,他顺便拿起我的笔记本,仔细地看了一页,记得还可以,但复习阶段的笔记要用活页纸,你一个本子上记物理,又记化学,又记代数,查找很难,不利资料的汇总。记笔记要记难点、疑点、记思路、记论点和论据、记重要的例题,不要面面俱到,每页笔记要留出1/3的空白,便于以后再补写材料。说的简短,对我的启示很大。如何记笔记是一门学问。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自己总结出一套记笔记的方法,无论在搞科研课程或工程设计写文章,用我总结的记笔记搜集资料的方法给我很大帮助。想起来,这也要感谢我的左老师。

根亲源连 情长谊深

恩师亲友 永铭于心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恶果已突显出来,59年上半年,经努力对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瞎指挥的错误初步遏制,但对错误没有根本认识,仍在坚持“大跃进” “人民公社”的极“左”错误。本想总结经验的庐山会议,由于彭德怀一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信引起毛主席的强烈不满,把彭定为“阴谋家”“野心家”来斗争。引发反右倾斗争。反右倾斗争使反右斗争以及阶段斗争扩大化的错误进一步升级,根本改变党对主要矛盾的正确论点,改为以阶级斗争为主的路线,造成在政治领域“左”的错误进一步泛滥。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我们临近高中毕业。看到学习优秀、出身好的同学有的被推荐为留苏预备生,有的被保送哈军工,想到自己家庭出身不好,父亲有政治历史问题,就心灰意冷了。在政治审查严格的成份论的年代,我想考大学希望不大,心情充满惆怅,打不起精神。临考前一个月,父母又都病重,我心情沉重痛苦。

一天,我在学生会门口站着,忽然一只大手,轻轻地落在我肩上,又慢慢移到背上。回头一看,是杨老师,杨信老师,他教历史。平时接触不多,也没谈过话,他和我父亲认识。我想杨老师找我一定有事,我请他进学生会办公室坐下来。他问我:“快毕业了,想考第几类?”“我条件不好,能不能考上大学还是问题呢?考几类,我没想,大学对我是奢望。”“不要悲观,今年大学招的多。考上考不上你先不要管它,千万不要因为你自己准备不好,而失去升学的机会。不要因为自己成分问题错过机会。现在是关键时刻,千万不要懈气,不要松劲,要努力拼哪。”杨老师又安慰我:“你要坚定能考上的信心,你学的不错,就是重点不录取专科学校也行啊,我想你是能考上的。不过,我劝你不要考三类,要报考一类。三类学校对你不合适。一定不要放弃!” 走前,他又用大手重重的拍了我一下肩膀 。一股电流似的东西,霎时传遍我的全身,我哽咽了。这是一种鼓励,一种安慰,一种爱抚,我说不出。这样的情景,我怎么能忘记呢!不知杨信老师是否健在,一别差不多快50年了。

我不能不提到,我的“救命”恩人任殿升老师(曾任四平高中校长),他教我三角。他对我很好。我曾问过他黄金分割的问题,为什么0。618是美的比例,回忆起来也很有情趣 。,是这位老师,为我们写“升学鉴定”。这个鉴定怎么写,当时能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上大学之后,我才知道,任老师以他博大的爱,逆流的勇气、求实的精神、真挚的情感保护了一批学生,为我们写出充满了爱的华彩鉴定。在我鉴定政审一栏,巧妙的隐去了我家庭和父亲的历史问题,写出“该生学习优秀 宜为重点大学录取”,使我大难不死绝路逢生。数年后,每当我以专家的身份出国谈判,每当我以领导的身份主持工作,每当主持科研或重要工程,我总想到我的恩师,是恩师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是恩师决定了我人生的命运!

临考前,各科老师分别进行总复习辅导,当时,我父母病重,心情沉重,实在没有时间听课,我的临桌常延毅同学,每天把老师讲的典型例题给我重抄一份,让我回家去做。当时时间那么宝贵,舍弃自己的时间帮助别人复习,真是难能可贵!他一直替我抄例题,我心里非常感激,高中毕业没再联系。后来听说在上海光机所工作 ,现在也是教授,学友情谊至今不能忘。

1960年高考,除了个别同学,大部分同学都考上了称心如意的大学,成为很有作为的人,感谢我们的母亲学校,感谢为我们付出心血的老师。

“大跃进”导致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粮、油、药、副食极度缺乏,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危害,普遍发生浮肿病。在极其严重的困难时期,我们开始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将经历更加严峻的考验,正是我们长身体的时期,当时没有吃的,多喝水,浑身浮肿,上楼都很困难。一个周日下午,汽车系高中同学胡惠民,找到一校区我住的寝室,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我很警异:“您找我?”惠民对我笑笑,“我们已经享受过了,李贵芬托我把这袋吃的捎给你”,“请坐”。我拿过一把椅子,他挥挥手,说:“我下午还有事,收到东西给桂芬回个话,别说我偷吃了。”她半开玩笑的走了。我赶快打开塑料袋,再拆开牛皮纸包,满满一袋饺子和一袋红薯,都是煮好的,香气扑鼻,同寝室的小哥儿们,拥过来,你抢我夺地吃起来,这里有一种潜规则:谁家拿来东西,都是共享的。还好,给我留下四个饺子,二块地瓜。我看着,不由地一股热流从心底涌上来,心里很是激动。这年头能吃个黑糊糊的硬得像铅球的高梁面窝头,就算幸福了。没想到今天能吃到同学送来的香喷喷的饺子,再翻翻塑料袋里面有一个带油渍的字条:“难福同当,同学共尝。 ”李是我四平初中的同班同学,一起被保送升入高中,事后忘记回话,一别就是五十年,现在还很内疚,听说她在吉林市工作,已经是主任医师了。

灯光漫渺,夜星璀璨,故园神游,心潮起伏,信笔回忆,思绪无序,聊寄相思,光阴似云烟一般飘散而去,可是,往事并不如烟。

《忆》 (54—60)
灯光揭开尘封的回忆,
夜幕勾起眷念的思绪。
校园明亮的灯光,
杏树荫下埋头复习,
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
为得全五分竞争着第一。
课间欢乐的圆舞,
文工团里歌声笑语,
体操房矫健的身影,
操场上奔跑的汗气,
老师的笑脸企盼的眼神,
同学间无猜的嬉戏,
恩师的谆谆教导,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同窗的真挚情意,
我们永远珍惜!
火红激情的年代,
我们经受斗争的洗礼!
反右批斗会的无奈和困惑,
大炼钢铁的烟尘雾气,
修机场奔跑的独轮车,
开挖水库的繁忙工地,
我们的心灵受到启迪!
我们的意志经受了磨砺!
母校是我们的摇篮,
母校是我们人生的出发地,
母校是光环闪耀的圣殿,
永远耸立在我们心里!

居洪业

1960年毕业于四平市高级中学,现在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任院长、党委书记(司局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设计师、监理工程师。

编辑:陈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